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企业创新发展潜能,不断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积极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全面激发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科学技术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甘肃星火智能数字控制机床有限公司数控装配车间,由该公司研发的高端五轴联动数控车床正在进行组装。据了解,经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目前已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替代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该产品能把车、镗、铣、磨、钻一系列工序,通过特殊手段集中在一台设备上,进行一次性加工,具有多轴联动功能。
“经过两三年的技术沉淀和技术迭代,我们在高端五轴车铣方面基本上做到了世界先进的技术能力。下一步,朝着多轴扩展这一方面继续完善全系列新产品单台单机的智能化。”甘肃星火智能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机床研究院副院长潘强介绍道。甘肃星火智能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作为全省工业母机的链主企业,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产品的高端化以及智能化方向的创新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企业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就业待遇,吸引更多对智装行业有兴趣的人才投入星火的怀抱。逐步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增强我们企业的创新能力。”甘肃星火智能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机床研究院副院长潘强说。
目前,新材料产业已被视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在甘肃旭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中硼硅药用玻璃瓶正在加快生产中。中硼硅药用玻璃因其复杂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该公司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就一直专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
“我们企业在研发上已投入了近千万元,拥有一支专业素质强、文化水平高的科研开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20%,同时申报专利300余项,已授权专利200余项,2023年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甘肃旭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雯说,公司通过不断挑战与创新,最终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产出高精度一级耐水中硼硅药用玻璃管,产品质量位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后盾。今年以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力度,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年内完成工业总产值10.16亿元。“今年,我们配套区级财政近400万元,对95户公司进行了奖励。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科技政策支持和引导,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对外开放水平,做强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天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