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山东大学医废焕能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人员段钰访问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时间: 2025-04-15 来源: 业内资讯

  2025年1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医废焕能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人员段钰访问了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总务科档案管理负责人孙静就医疗废弃物处理问题进行交流。

  据孙静介绍,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每月产生的医疗废弃输液袋和输液瓶量约为4.5吨,这一数据受病患数量影响存在波动。

  在数字化治理方面,本院采用由省卫健委推荐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明显提高处理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与人工记录相较,数字化平台处理相同工作量可节省20-30分钟。此外,疫情期间人力不足问题突出。为此,医院增加每日处理医疗废物的次数,并动员科室人员协助统计处理。

  在成本投入方面,近年来数字化治理平台的使用令本院医疗废弃物处理成本有所增加。本院通过安排专门的培训大会定期对全院回收人员和医废处理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等方式来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此外,孙静还向调研人员展示了数字化治理平台,并允许调研人员前往医疗废弃物暂存点进行采访。此次访谈不仅为团队后续调研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未来,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期望数字化治理有望进一步依据医护人员需求来做优化,以提高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1月23日4时30分,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张祖悦前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中心卫生院,就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状况及数字化治理平台应用影响,对该院医废处理人员张英晨展开访谈。

  张英晨介绍,卫生院每月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产生量约50千克,疫情期间大幅度增长,为此提高了回收频次;且秋冬季医废产生量明显高于春夏。该卫生院作为基层乡镇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国家医疗废弃物回收标准与流程,和滨州市专业医废回收企业长期合作,每季度开展内部成员技能培训,通过每月院感巡视评估,至今无违规处理事件。谈及数字化治理,张英晨表示,基层医疗机构物质条件不足,实行数字化治理后职员培训也是难题,乡镇医院及其管辖的村级卫生室多年沿用传统回收方式,暂无医废处理技术创新规划。

  访谈结束,张英晨对调研团工作表示认可,肯定其研究方向,期待数字化治理平台未来为基层医废处理工作带来便利。

  此次访谈使调研团成员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状况有了初步认识,明确建设数字化治理平台与基层技术条件落后的矛盾,为后续团队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1月25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李心宁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展开深入调研。调研团成员采访了总务科工作人员邢文静,以获取关于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的重要数据与信息。

  首先,邢文静向调研团介绍了医院日常运营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种类和数量。根据她提供的数据,医院每月产生的塑料制品大约有2000公斤,而玻璃制品的数量大约为1500公斤。

  接下来,邢文静针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详细的介绍了医院目前采取的外包解决方法。根据上级的相关文件要求,医院将所有医疗废弃物打包到标准的蓝色塑料袋中,并交给经过资质认证的公司做处理,以确保医疗废弃物得到专业的处理,并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规定。随后,医院有关小组成员展示了医疗废弃物堆放处的照片。然而,由于由山东省环保厅下放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平台正在开发中,目前医院尚未启用该平台来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和治理。

  此次调研对医废焕能调研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为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调研数据,也使得群众更加意识到推动医疗废弃物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