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介绍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玻璃、高端浮法玻璃和天然气业务。光伏玻璃业务主要经营光伏玻璃的生产和销售。浮法玻璃业务主要为高端超白浮法玻璃、光热玻璃的生产与销售。天然气业务经营西气东输豫北支线管道天然气运输业务,并开展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生产、销售和购销业务。

      光伏玻璃是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所需的封装材料,主要用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前、后盖板,具有高透光率、低吸收反射率、耐高温腐蚀、高强度等特点,能够更好的起到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对电池组件进行长久保护的作用。

      光伏玻璃产品主要原材料和动力能源为石英砂、纯碱和天然气、电。公司具备太阳能光伏玻璃原片、钢化片、镀膜片全产品链的研发、生产能力,主要销售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用前、后盖板玻璃,销售对象主要为国内、外排名前列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国内优先销往周边组件客户。

      全资子公司光热科技现有600t/d浮法玻璃窑炉一座,主要是做超白浮法玻璃、光热玻璃的研发、制造与销售。超白浮法玻璃较普通浮法玻璃具有透光率高、自爆率低等优势,大范围的应用于高端建筑。超白浮法玻璃深加工产品钢化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具有节能、安全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建筑物能耗。光热玻璃可用于兼具发电和储能功能的光热太阳能电站。

      超白浮法玻璃产品主要原材料和动力能源为石英砂、纯碱和天然气、电。公司具备高端超白浮法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绿色环保节能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销往国内高端建筑玻璃企业。光热玻璃产品可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光热科技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批量生产光热玻璃的企业之一。公司超白浮法玻璃透过率、自爆率指标和光热玻璃产品全光谱透过率、耐候性、弹性模量、硬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公司管道天然气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安彩能源管理运营,最重要的包含豫北支线及榆济线对接管道,两条管线分别与国家管网西气东输一线博爱分输站及国家管网榆济线干线高村阀室进行对接,具备双向下载能力,全长约249公里,沿线座分输站,设计输气能力18亿立方米/年。管线覆盖豫北地区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4市14县,是豫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动脉。

      管道天然气业务经营模式为安彩能源从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购入管道天然气(包括煤层气),通过豫北支线天然气运输管道、榆济线对接管道输运至下游工商业客户和居民使用,主要客户是城市燃气公司及包括公司及子公司在内的工业公司,收入来源主要为天然气管道运输费用。

      公司LNG和CNG业务主要由安彩高科及全资子公司安彩燃气经营,包括日处理6万方的压缩天然气(CNG)标准站一座,以及在安阳市及周边县市自营或与合作方联营的10余个LNG/CNG加气站经营业务及LNG贸易业务。

      LNG即液化天然气,天然气经液化后有利于远距离运输、储存和使用,公司及安彩燃气主要向上游LNG企业采购LNG液源,通过公司LNG加注站、加注撬、贸易配送等方式供应给工商业用户、交通运输用户作为动力能源;CNG即压缩天然气,将天然气加压后气态储存在容器中,经公司CNG加气站及槽车供应给市内及周边地区批发站点、乘用车用户使用。

      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形态趋势,光伏装机量再创新高。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78.42GW,同比增长154%,超过2022年前11个月累计装机量,其中集中式37.46GW,分布式40.96GW。受国际和国内光伏需求高增长态势鼓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期上调至305-350GW,其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上调至120-140GW。

      报告期内,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光伏行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工信部发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制造业运作情况。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其中多晶硅产量超过60.6万吨,同比增长66.1%。硅片产量超过253.4GW,同比增长65.8%。晶硅电池产量超过224.5GW,同比增长65.7%。晶硅组件产量超过204GW,同比增长65%。光伏发电经济性驱动双玻、大尺寸、轻薄化组件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新型光伏电池加速更新迭代,多种技术路线竞相发展。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电池因经济性和性价比优势显著,产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渗透率加速提升。同时,钙钛矿电池技术的重大学术突破推动产业化进程。

      2023年上半年,光伏上游硅料新建产能不断释放,硅料价格持续下行,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转移,推动行业成本下降,促进光伏产业保持高增长。受2022年光伏玻璃产能加速投放影响,本报告期内光伏玻璃供应相对充裕,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工信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156.5万吨,同比增加68.7%;价格这一块,1-6月,2毫米、3.2毫米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为18.5元/平方米、25.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7%、5.4%。公司现在存在安阳、焦作、许昌三大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日熔量2,700t/d。

      下半年,光伏行业将进入传统旺季,装机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同时产能端因受听证会风险预警机制约束,产能增速放缓,光伏玻璃供需将有所改善,叠加可预见的纯碱等原材料降价,公司光伏玻璃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尽管国家发布多项支持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报告期内,除一季度房市小幅回升外,二季度市场明显降温,市场调整压力增大。浮法玻璃与房地产行业具有强关联性,二季度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转弱,拉低了普通浮法玻璃的需求。公司超白浮法玻璃主要使用在于酒店、写字楼等高档商业建筑领域,市场和盈利空间优于普通浮法玻璃。根据卓创咨询数据统计,截止报告期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t/d,其中超白浮法玻璃产能12,660t/d,公司超白浮法玻璃产能600t/d,市场占有率约为4.74%。

      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装机量不断的提高,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并网对电网冲击不断加大,光热电站的储能、调峰优势成为刚性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GW左右;优化光热电站单机规模和镜储等配置,原则上每100MW光热电站的镜场面积不应该少于8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全资子公司光热科技作为国内少数批量生产光热玻璃的企业,将受益于光热电站建设。

      报告期内,国内国际LNG现货价格波动趋于平缓,国内管道气资源较为充足,国内经济提高速度缓慢修复,整体天然气需求没有到达预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平稳增长,达到1,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进口天然气7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

      报告期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向好带动工商、交通等用气需求,叠加生产、进口的明显增加,国内供需环境宽松,天然气价格涨跌互现,下跌较多。一季度,天然气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导致LNG市场需求疲软;进入二季度,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接连下滑,国内LNG价格持续下降,国内气价走跌后经济性优势显现,替代柴油、LPG等需求有所增加。公司利用LNG价格上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对外合作,燃气重卡用户的销量显著增长。

      CNG方面,受车辆“气改电”大趋势影响,区域内整体车用需求逐步萎缩,存量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终端销售价格处于低位。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低位波动,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诸多不利影响,安彩全体员工紧紧围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和年度目标任务,紧跟行业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管理策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保持企业稳健运营。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12亿元,同比增长49.28%;净利润3,266.61万元。

      公司多措并举推进降本增效。报告期,公司加强对标管理,从细节处入手,通过料方优化、精细化生产经营管理、生产线技术改造等多项措施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公司硅基新材料项目按计划推进建设,即将陆续投产,有效保障石英砂供应,促进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通过精细化管理,压延辊外销量同比增长19%。

      (1)光伏玻璃板块。优化生产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原片良品率再创新高。面对光伏组件轻薄化、大尺寸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公司聚焦市场偏好,优化产品结构,2.0mm产品占比不断的提高。稳抓市场机遇,积极调整市场经营销售的策略,将下游头部企业销售占比提升至60%以上,着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2)超白浮法玻璃板块和光热玻璃板块。妥善应对市场变化,做好市场细分领域工作,确保产销平衡,一方面扩展差异化高盈利商品市场开拓,超额完成大板和超大板玻璃销售计划。另一方面持续开发中小型计算机显示终端,扩展销售收益,稳保优势区域终端用量。

      (3)天然气板块。管道天然气以双气源、调峰用户和域外客户的真实需求为抓手,积极开拓市场增量,巩固安彩高科各项目安全、稳定、低价气源优势,天然气输销量稳定增长。安彩燃气把握LNG二季度价格下降机遇,积极拓展业务,零售量同比增长60%。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取得危化品道路运输许可证,开拓槽车运输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中性硼硅玻管项目、榆济线连接工程、焦作硅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完工,其中药玻项目顺利点火,实现量产,全方面进入工艺调整优化阶段;榆济线连接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具备通气条件;焦作硅基新材料项目投料生产,石英砂产品的质量达标,降本成果显著。石英砂矿权合作、药玻产能整合、Low-E产线搬迁升级、安阳和许昌硅基新材料项目稳步推进,为公司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保持技术前瞻性,公司在生产系统技术管理、新产品研究开发、工艺改进和技术提升等多方面研发立项20余项,设立研发专项预算。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6件,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取得授权,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生产提升。安彩玻璃研究院完成注册登记,高品质人才引进和研发技术能力提升。

      坚定“一核四极”发展的策略,立足玻璃主业,在稳固光伏玻璃、浮法玻璃、天然气业务基本盘的同时,积极谋划长远发展,适时通过产能扩张、延长板块价值链投资、加强外部投资合作等举措提升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光伏玻璃业务,一是对标管理,向精细管理要效益。通过优化安全库存管理、探索纯碱期货采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升整体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头部企业的毛利率差距。二是开展石英砂矿山收购、石英砂矿石加工、纯碱战略采购等工作,延伸光伏玻璃价值链投资,持续降低公司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稳定安阳、焦作、许昌三个光伏玻璃项目生产运行的同时,推进许昌二期、安阳二期项目工作,提升产能规模、带动降本增效。四是跟踪太阳能发电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前沿研发技术储备,结合市场需求,适时推动产品升级,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浮法玻璃和光热玻璃业务,一是紧跟建筑节能高端超白浮法玻璃的市场需求,做实精细化营销,优化订单结构,扩大销售覆盖区域,提升超大板、厚板、中空、Low-E等高的附加价值超白浮法玻璃产销量。二是把握光热发电储能市场发展机遇,密切跟踪光热电站项目建设进度,发挥公司光热玻璃研发技术和先发优势,提升公司光热玻璃产销量。

      天然气业务,稳定运营西气东输豫北支线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加快落实榆济线对接工程全线通气,打通中石油、中石化双气源,大幅度的提高输气能力,稳定存量用户、扩展增量用户,增强天然气业务效益。开拓槽车运输业务,深化与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气液源单位合作,培育液源直采优势。

      药用玻璃业务,公司中性硼硅玻管一期项目已成功生产出良品,项目进入工艺调整优化阶段。公司将依靠玻璃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通过工艺调整摸索和经验积累,加快产能爬坡,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双突破。此外,公司将通过投资建设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扩大药用玻璃产能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公司新的增长极。一是推进药玻二期项目建设,达成1万吨/年的药玻产能。二是充分的利用河南药用玻璃市场资源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加快整合区域内药用玻管、玻瓶等相关企业。

      其他重点工作。完善科学技术创新双中心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级技术中心复审、药用玻璃省市级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落实安彩玻璃研究院人员和工作方案,有效发挥双中心科研合力作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数字化供应链系统、许昌安彩工业元宇宙、条码系统、数字档案馆等信息化系统建设,科技赋能提升公司智慧管理能力。三、风险因素

      光伏玻璃业务销售方面普遍给予客户一定账期,随着光伏玻璃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增大,可能会产生坏账风险。公司依据已建立的《客户授信管理办法》、《逾期账款考核暂行办法》,规范客户授信审批、订单审核及产品发货流程,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以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国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玻璃的需求会继续增长,但光伏玻璃产能急速扩张或将带来阶段性供给过剩及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依托研发技术能力,持续推进在产项目技术改造及后续项目产品创新,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整体效益。

      近年来,受环保趋严,化工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等因素影响,叠加光伏玻璃产能快速增加,导致纯碱和石英砂供给趋紧,价格持续上涨明显。2023年公司对玻璃生产原材料需求有较大增长,矿石类原料存在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风险。公司将通过投资上游石英砂矿企业、开展硅基项目建设及推进纯碱战略直采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风险。

      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强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控,重点行业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采取差别化应急减排措施,环保绩效A级企业鼓励结合实际自主采取减排措施。钢铁、焦化、铸造、玻璃、石化等15个行业明确了绩效分级指标,《玻璃行业分级管控绩效表》中A级企业的排放限值标准PM、SO2、NOx排放浓度,较目前执行的玻璃行业超低排放限值更加严格。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彩光伏新材料、光热科技被评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管控期内实现自主减排,为稳定生产经营拓宽环境。未来,公司将持续落实环保技术管控,确保烟气污染物浓度稳定达到A级标准,降低环保管控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并推进焦作安彩、许昌安彩环保绩效A级企业评审工作。

      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出口销量较大、易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将通过适时结汇、提高出口回款效率、运用多种外汇工具等措施规避汇率风险,实现外币货币性资产保值增值,减小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的不利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20多年电子玻璃和10余年光伏玻璃制造经验和技术发展历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光伏玻璃镀膜工程研究中心。在发展历史中,公司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彩色显示器件玻璃、太阳能玻璃、高档建筑节能玻璃、液晶玻璃、电子信息数据显示超薄玻璃、中硼硅药用玻璃等产品领域先后申报专利400余件,拥有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6件,有5件实用新型专利取得授权。企业具有有效授权专利共计155件,这中间还包括发明专利25件。现有光伏玻璃行业专利50多件,涵盖了玻璃料方、玻璃窑炉熔制工艺技术、核心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光伏玻璃镀膜液制备、压延辊关键设备生产制作、玻璃花型等专有技术。公司具备拥有玻璃料方研发、熔解等独特技术优势,掌握玻璃的核心技术。依靠自身能力,完全掌握光伏玻璃的生产技术,开发并拥有关键生产设备、自控系统及镀膜液研发能力。全资子公司光热科技光热玻璃产品可用于太阳能光热电站,光热科技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批量生产供应光热玻璃的企业之一。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团队具有30多年玻璃生产经验,多次参与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国家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和技术发明专利,培养了一批玻璃行业学术带头人和享受省、市级特殊津贴的专家,造就了一批乐于奉献、敬业担当、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技术专业齐全,技术队伍稳定,在玻璃制造领域具有一定的人才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安彩高科”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和性能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光伏玻璃出口量多年位居行业前列,成为广大新老客户认可的品牌。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与全球知名光伏组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彩能源经营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依托中石油西气东输豫北支线及中石化榆济线对接工程管线,逐步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玻璃+天然气”协同发展模式,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保障燃料成本优势,支撑玻璃业务发展。